大別山間,新雨過后,薄霧輕籠。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城區的英雄山上,“紅旗飄飄”主題雕塑巍然屹立。遠處,油茶、蒼術、杜仲……一片片、一道道,鮮翠欲滴。
革命戰爭年代,大別山是一座英雄的山:百萬英雄兒女投身革命,僅在冊烈士就有13萬多人;孕育鄂豫皖革命根據地,誕生多支紅軍主力隊伍。
2019年9月16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縣考察時說,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先烈,絕不能忘記老區人民,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,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。
牢記囑托,砥礪前行。大別山區湖北、河南、安徽三省各地市,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基礎,以加快產業振興為重點,以綠色發展為牽引,正走出一條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。
鞏固脫貧成果
完善基礎設施
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,74歲的脫貧戶汪能保在農家院里喝著茶:“去年檢查出白內障,多虧縣里有惠民政策,前陣子做過手術,眼睛又亮了起來?!?/p>
幾年前,汪能保罹患胃癌,老伴慢性病纏身,一家人生活困難。得益于安徽省健康脫貧大病和慢性病兩項兜底政策,他做手術花了12萬元,自己只掏了不到1萬元,老伴藥費報銷80%以上。
治疾病,卸下“經濟包袱”,同時汪能保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幫扶下,種紅薯、挖竹筍、賣特產,老伴當上公益保潔員,全家去年收入近4萬元。
沿山道,跳溪澗,記者來到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的金剛臺主峰。高聳的絕壁上數十個山洞,見證了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戰略轉移后,留守游擊隊和婦女排與敵斗爭的故事。時光流轉,當年條件艱苦的紅軍洞群,如今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。
金剛臺山腳下,里羅城村靜謐優美,村民陳先福開了農家樂。以前道路不通,山貨難賣。2013年,公路修好,公交通車,游客到來,一年能賺20多萬元。如今,里羅城村還建起停車場、健身廣場、綜合文化服務中心,自然生態、田園風光與紅色文化融為一體。
既要守住不返貧的底線,又要讓老區人民的日子“節節高”。近年來,鄂豫皖三省不斷強化農村基礎設施保障能力,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,夯實群眾致富根基?!按宕逋ü?,戶戶有收入,人人有笑臉”的愿景,正在大別山革命老區變為現實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??诰W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??诰W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